澳门威尼斯人娱乐场-Venetian Macao Casino(访问: hash.cyou 领取999USDT)在不可移动文物保护领域,国家公布的文物保护单位名称,与世界文化遗产公布或申报的名称,有时会出现指称差异的现象。例如,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“良渚遗址”,与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“良渚古城遗址”,虽然在遗址的核心要素和价值特征方面基本一致,但在遗产的构成要素、分布范围、保护区划等方面,存在明显差异,因未作专门辨析说明,还曾引发一些考古专家的质疑。这一现象在我国诸多世界遗产上都不同程度存在。而将遗产的保护对象与管理机构简称使用同一名称的,当数“故宫”最为典型,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辨析。
突出普遍价值(Outstanding Universal Value),简称OUV。在世界遗产的语境中,“价值研究”里“价值”一词的中文含义一般涉及两个英文词汇。作为世界遗产申报需要符合的评审标准“突出普遍价值”,由《实施〈世界遗产公约〉操作指南》(简称《操作指南》)第49条所定义:突出的普遍价值指罕见的、超越国家界限的、对全人类的现在和未来均具有普遍的重要意义的文化或自然价值。因此,该项遗产的永久性保护对整个国际社会具有极端重要性。世界遗产委员会将其规定为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的标准。
对此,需要一个相对明确的表述方式。在国内相关行业规范性文件中,如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》,通常将“保什么”定义为五大价值:历史价值、艺术价值、科学价值、文化价值、社会价值。其中,前三项来自1964年的《威尼斯》,体现在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》的文物价值表述中,后两项主要形成于第二版《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》(2015年)。但在多年的世界遗产价值研究实践中,笔者对前三项与后两项之间的关系一直感到困惑——它们不属于同一指向:前三项指向的是“保什么”,后两项指向的是“为什么保”,两者是因果关系,不属同一问题。因而,于遗产价值研究体系中,在“保什么”之前,还应存在一个“为什么保”的重要环节。对此,在遗产价值研究序列中,需在“保什么”之前引入“重要性”或“意义”概念,并将其视作整个价值研究逻辑链的第一环。
“故宫”在世界上拥有中华传统文化之象征意义,其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性就应该定位于国家文化使命上。由此形成《故宫保护总体规划》的总目标为:真实完整地持久保存故宫遗产所承载的全部历史文化信息,用于向世人阐释或展现“中华文明是一种什么样的文明、中国文化是一种什么样的文化”。这是故宫遗产保护管理的根本宗旨,其余分项工作目标,如世界遗产保护的典范、国际一流博物馆的建设、文化和旅游融合的引领者等,均需以国家文化使命的担当为宗旨,指导遗产保护、管理、展示、阐释、传承等各分项工作目标的制定。在总体规划中,建立总体目标与分项目标间清晰的层位关系,可避免故宫保护、管理、阐释、利用等分项目标,受不同行业发展趋势的局限性影响,从而保持故宫保护管理事业的整体发展方向。
在编制第一版《故宫保护总体规划大纲》(2004年公布)时,基于文物建筑保护的特性,规划提出紫禁城文物建筑保护的基本策略为“以开放促保护”,要求紫禁城内向公众开放的面积从规划之前的33%提升至75%;至第二版《故宫保护总体规划》(2016年公布)编制时,规划公众开放面积进一步提升至85%;至第三版规划编制(2025年在编),规划在维持开放区规模不变的前提下,进一步深化故宫开放利用空间的功能分类、管理分级和文物建筑腾迁计划。作为开放区划定的核心依据,则始终围绕故宫价值阐释体系的完整性展开。
因此,开放区的规模确定,不是以开放面积规模越大越好为目的,而是应追求尽可能向公众完整展现故宫遗产的价值整体,及其具体的属性特征。基于故宫的文化使命,是揭示、展现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追求扩大文化影响力,故而,文旅融合只是实现使命的手段与途径,不是目的。虽然目前故宫在游客服务方面仍有提升空间,但更为重要的是,需要在价值阐释体系构建方面,继续围绕“讲什么故事”和“怎么讲”发力,以求进一步提升故宫遗产价值的文化影响力,担当起故宫保护利用的最终使命——以文化人。
综上,故宫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宫殿建筑群,并收藏着195万余件/套藏品,成为中华5000多年文明的重要承载者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汇聚地、多样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。作为“故宫”的保护管理机构,故宫博物院历经艰难曲折的发展历程,形成故宫人世代承继的“守望”传统,并在遗产保护、管理、展示、开放等方面作出卓有成效的实践探索,为国家重大文化遗产保护管理,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作出巨大贡献。在故宫博物院建院100周年之际,依据世界遗产“基于价值的保护管理”理念,有关故宫的遗产价值研究、保护管理、展示阐释等主要任务目标,当以国家文化使命为宗旨、分项循序推进,这依然是一条艰巨的路,需要国人代代承续与担当。